第(1)完成人姓名:刘益春
性 别:男
出生年月:1962年12月
最后学历:博士研究生
专业技术职称:中国科学院院士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现任党政职务:校长、党委副书记
工作单位: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
研究专长
主持学校行政管理工作;主要从事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、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。
获得奖励
中国科学院院士(2021);第十二、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;两次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(第一位/2015和2019);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(第一位,2014)、二等奖(第二位,2009);国家杰出青年基金(2007);全国模范教师(2001);吉林省高等教育(本科)教学成果特等奖(第一位,2022)。
主要贡献
作为学校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总设计者,全面负责本成果的研究与实施。
1.提出并践行“创造的教育”理念,彰显了学校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色。
2.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具体举措,明确具有创造力的卓越教师培养的改革思路,系统构建科研与教学一体化的新型PI制。
3.先后10余次在全国性教师教育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,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关于教师培养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提案3项,在《教育研究》《中国教育学刊》等发表“秉持‘创造的教育’理念 培养具有创造力的教师”等相关论文10余篇。
4.先后担任全国中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、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主任、中国高教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,并作为“OECD师范生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和评估”项目负责人,始终致力于中国教师教育创新发展的研究与实践。